林永健有些无奈,不理解为何老婆对名牌那么执着,都是衣服期货配资资金,难道买不是舒服吗?为什么要看是不是名牌呢?
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中,涌现了一批骁勇善战,勇敢且怀有爱国之心的将军,而李宗仁则是其中之一。
收听今日电台内容
FAREWELL TO SOMEONE
朋友和我说:
前年闺蜜要买房子,当时就问了我的意见,我建议她买,结果,这两年房子疯狂降价,她觉得不合适了。
那天吃饭,她就有点埋怨我,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听了我的才买了房子。
我真的是一肚子气,好像是吃了只苍蝇。”
于是我就问:那你为什么要建议她买房子啊。
朋友说:我就是寻思,她租房是也住,买房也是住,还不如自己供房子呢。
我继续问:那你当时没想着房价会有波动吗。
朋友告诉我,当时没觉得会跌的这么厉害。
我问为什么,她告诉我,就是感觉……
说句客观点的话,买房子是她闺蜜的行为,无论涨跌都要对自己的选择买单,这点怨不得别人。
可是,朋友随便就给建议的做法,确实也值得商榷,毕竟,这并不符合一个成年人的认知。
要知道,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,对于一件无法确定事,藏在心里永远比说出来更好。
因为过度分享自己,确实是一种高风险行为。
这些年我有一个显著的转变,就是不再常跟身边人谈自己的工作,也很少给别人出主意。
就算给建议,我也只是把事情的优劣给朋友分析明白,最终还是让他自己拿主意。
曾经碰到投缘的人,总觉得相逢恨晚,于是毫无保留地把所有事情都告知对方,包括自己的秘密、失败的经历,企图从对方那里获取理解,得到安抚。
但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发现,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。
那些你分享的成就,在别人眼中可能是种显摆;那些你暴露的弱点和挫折,在别人看来也不过是一个谈资;你热心帮人家做的决定,最后会成为“你坑了人家”的把柄。
就像朋友闺蜜买房子的这件事。
虽然,大家都清楚他有多委屈,但是对方肯定不这么想。
毕竟人在犯错之后,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问题,而是推诿问题,哪怕别人不会给你买单,你也会将自己的失误归结在别人的身上。
所以,人与人交往真的是个很复杂的过程。
你真心实意,别人未必坦诚相待,别人掏心掏肺,你也未必能够领会。
这世间,本就是各人下雪,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狡洁。
越加的长大,就越加的体会到这句话之中蕴藏的智慧。
说多了别人烦,说错了自己烦,说过了容易陷入纷争,说少了自己又觉得委屈。
但凡你经历过感情的变动、工作的升降、家庭的纷争,你都会明白,这些都要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承受,跟外人分享太多只会徒增烦恼罢了。
因为别人,永远是别人。
你想让他站在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这真的太难了,换做你站在对方的角度,也是一样。
之前我也经历过自己嘴欠的事。
朋友两口子吵架,我就是帮着朋友说了几句对方的不是,结果,人家和好了,最后自己变得里外不是人。
现在想想,真的是挺可笑的。
可笑的是自己多嘴,也可笑对方干嘛要找我来抱怨。
在这之后,自己想说什么,也会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表达欲按下来,思考三个问题,在决定这话该不该说。
第一,我说的话一定就是对的吗
第二,我说的话对现在的情况有帮助吗?
第三,如果我不说这句话,真的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吗。
特别是第三点,如果这话可说可不说,那我一定不会说。
少说话,虽然不会添彩,但势必能够少惹麻烦。
从此,我的话少了一多半,但自己的生活却舒服了不少。
可我并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世俗的表现,反而,我会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自洽。
不然,自寻烦恼,就会变成了个性。
可是这样的个性,我可不想要。
稻盛和夫曾这样劝诫年轻人:
" 人和人交往还是少说话,克制表达欲。平静温和就行,不自卑也别炫耀。别为了获得共鸣,讲起过往没完没了。
无意间表现的品质,被对方发现才更招人喜欢,胜过千言万语。仔细想想,你哪次滔滔不绝后,带来的不是悔恨。安静,早已成了优点。 "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就是这个意思。
毕竟与人说话,是为了让人舒服。
如果,其中有一方会不舒服,那么这话,就真得掂量掂量了。
正好前几天刷知乎,看到了一个问题:
“为什么人越大,话就越少了?”
底下有一个回答说:
“因为吃够了说错话的亏。”
的确,人的很多麻烦都是因为一时快语而引起的,所以真正厉害的人,早已学会了“谨言慎行”。
那些夸夸其谈的人,但凡你处一阵子,你就会发现他有多虚。
人生的烦恼,说到底,十之八九,问题都源于人际关系。
而人际关系的烦恼,说到底,十之八九,都是因为交流出现了问题。
或许,降低一些分享欲,才是保护自己期货配资资金,照顾别人的最佳方式。